法王新闻 | 2021年10月

一心講堂 「菩提道燈論」第十二課 :三士夫·分別解說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時間:2021年10月31日晚上7:00(北京时间)

法王中文讲课音频

大家好,今天是一心讲堂【菩提道灯论】的第十二堂课。昨天我们大概介绍了一下,觉沃杰入藏之后,强丘沃为了整肃当时的佛法环境,提出了七个问题。 觉沃杰以这些问题作为出发点,写下了这部《灯论》,为人们指出道路。

那么昨天我们讲到了第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人适合修学大乘佛法?作为回答呢,觉沃杰写下了四句偈颂。按照科判来说的话,就是「修行者•三士夫的定义」这个部分。 上堂课没有仔细的梳理科判,现在我们稍微的补充一下。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总说和分别解说

在《灯论》正文的部分分为四个小部分。其中第二项,修行者三士夫的定义当中,又可以细分为两点:总说和分别解说。 上堂课讲到的第二句颂词属于总说的部分;分别解说就是第三到第五句颂词,具体来讲就是下士夫的定义、中士夫的定义、以及修道者•上士夫的定义。 那么第二句颂词总说的内容里面,我们谈到了佛法中有关士夫的定义,也就是何为真正的大丈夫、堪能之人。 同时也提到,这里的「能」特别指的是心灵上的一种能力。所以「士夫」尤其指代的是那些已经舍弃了今生,只为后世而打算的修行者们。 接下来觉沃杰说:当书彼等相,各个之差别。也就是说他会非常清楚地向我们介绍和说明每种士夫各自的定义、特点,还有互相之间的关系都是怎样的。 所以接下来从第三到第五句颂词,是分别解说了三士夫各自的定义。

■ 三士夫的定义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士夫的定义,颂词是这样的: 若以何方便,惟于生死乐,但求自利益,知为下士夫。

这句颂词用白话来说,就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方法,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努力去追求轮回当中的安乐,这样的人就被认为下士夫。 那么具体来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下士夫,他们并不贪著此生,寻求的是来世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他们笃信因果, 所以会通过一些方式,比方说持守十善戒等等方法,断恶行善,由此远离恶趣,最终目标是希望可以得到人天的果位。 总而言之,下士夫的核心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去努力奋斗,目标是人天的安乐。

那么具体有关下士夫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修行的呢?或者说是,下士夫的具体修学之道。 后面我们也会进行详细的讲解,这里只是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接下来觉沃杰写下了第四句颂词,给出了对中士夫的定义。他是怎么说的呢?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 这句颂词用白话来说就是,已经对轮回中所有的快乐都感到万分厌倦,身口意三门都完全远离了各种罪业,一切所作所为,只为寻求自己一个人的寂静解脱,这种人就是所谓的中士夫。 那么相比于下士夫,中士夫不仅舍弃了此生,远离了一切的俗物,而且还能抛下人天安乐,当机立断的想要从轮回当中抽离出来。而且他们抱持着那种想要“出离轮回”的心情。 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迫切、心急如焚的想要立即、马上就解脱出来。虽说已经看透了轮回的过患,但是究竟也只是想到了自己一个人的解脱而已,这样的修行者就属于中士夫。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接下来就是第五句颂词,就讲到了上士夫的特点。颂词是怎么说的呢?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尽者,彼是上士夫。 这句颂词用白话来说,就是通过亲身经历的痛苦,以及对整个轮回之苦的透彻理解,将心比心的去体会他人的苦楚。 继而想要让一切众生完全彻底地从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断除这些痛苦。这些人就是上士夫。

那么相比于中士夫的自我解脱,我们可以看到上士夫心中升起的是慈悲心和菩提心。因此他们希求的是圆满正等正觉的佛果,为的是最终能够度脱一切众生。 这么比起来呢,就可以看出上士夫的心量是无限宽广的;眼光无限深远的;愿力也是无比强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誓愿在无尽的岁月当中普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无论是论起心力、愿力还是魄力,都是下士夫和中士夫望尘莫及的,所以这些人被称为上士夫。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三士夫被分为三等,其实是将他们相互对比之后归纳出来的三种修行者。所以说这三者之间不仅从心量、 目标和修行方法的角度来看,有高低之分、远近之别。而且这三者之间也有一种逐步递进,一者又比另一者更加殊胜的一种层次分别。 总的来说呢,就是通过这三句颂词,我们可以粗略的总结一下这三士夫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共同点。

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已经完全放下了今生,所作所为都全是为后世筹谋。 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他们都是修行者,而且是远见之人。那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又是什么呢?这个差异呢,就是分别在于他们的目标不同;追求的层次不同; 要筹谋的后世远近不同,所以也令他们的修行方法全然不同。所以觉沃杰把所有为来世而活的修行道路总结在了这三大类型里面。 而走在这三条道路上的人呢,就是三士夫。可以说所有的修行道路都完全被归纳其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经里教授的所有内容,都完全涵盖在这三士夫的修行方法里面了。 具体来说是什么意思呢?所有对精神世界有追求的人,或者说修行人,他们的目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用佛法的术语来说的话,叫做「增上生」和「决定胜」。

「增上生」简单来讲就是以追求人天安乐为目标的活法。比方说有些人希望能够往生天堂;也有的人希望下辈子能够生在一处有钱人家,或者名门望族。 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属于人天的安乐。所以下士夫所追求的就是所谓「增上生」的目标。 这里的问题在于,无论来世投生得多么让人羡慕不已,说到底都还是在轮回当中打转。 既然有朝一日能够升天,那就有朝一日会让人叫苦连天。就好比电梯一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不断地升降,可就是绕不出这个圈圈。 所以说下士夫的目标并没有逃出生天,因为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痛苦的问题。

相对而言的话,「决定胜」就是不会继续在轮回里面流转,打算要从轮回中彻底解脱出来,所以称之为永久的安乐, 决定性的胜利,也就是「决定胜」。 那么「决定胜」又可以分为两种:解脱和遍知果位。解脱在这里是什么呢?比如说声闻、独觉的这种只追求自己解脱的果位,就是这里所谓的解脱。而遍知果位就是佛果,也就是大乘果位。 所以在佛经当中说,人们追求的目标总的来说有三种。想要获得增上生的就是下士夫;想要得到决定胜中自取解脱的,就是中士夫;想要证得遍知果位的就是上士夫。所以士夫不多不少, 就这样被分成了三类。也就是说,所有为来世而奋斗的修行者们全部都包含在其中了。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那么有关三士夫的定义,觉沃杰在《自注》当中引用了世亲菩萨《俱舍论释》里面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下士设法追求自己的安乐,中士只求灭苦, 为何不觉得安乐呢?因为三界是痛苦的依处。上士虽然自觉有苦,却一心想为他人求取安乐、根除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以众生之苦为苦。 世亲菩萨对三士夫各自的定义和描述,可以说是觉沃杰撰写《灯论》时候的启发和参考。从大方向来看的话,两者的分类方法非常的相近。 但是觉沃杰在《灯论》当中还是有他比较独到的一些见解和见地。所以从严格意义来讲的话,他们两者对三士夫的分类方式,还是不尽相同的。 不管怎么说,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点,那就是三士夫的说法,并不是由觉沃杰所开创的,在他之前,至少是在世亲菩萨的时候,就已经有三士夫这个概念了。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其实三士夫的概念不仅世亲菩萨阐述过,其他论点当中,对此也有相关的内容。比如说无著菩萨所写的《宝性论注》其中所讲到的「三士夫」的定义跟这个《灯论》里面的描述还非常的相近。 略说一切众生界中有三种众生,何等为三。一者求有;二者远离求有;三者不求彼二。意思就是说众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追求有,就是三有的有,也就是轮回的意思。 第二种远离有,也就是远离轮回;第三种是两者都不追求。轮回,是一切皆有;寂静,是一切全无。那么第三种人就是轮回寂静都不追求。换句话说,就是想要成佛的人,也就是上士夫。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为什么说想要成佛的人轮回寂静都不追求的呢?因为佛果是同时超越了有和无的。所以佛果也被称作「无住涅槃」。那么其实不仅在这些论点当中曾经提到过「三士夫」,而且早在佛经里面也已经出现过「三士夫」这样的概念。 比方说,中文大藏经当中有一部叫做《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这样一部佛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婆罗门,又如世间有三士夫,具欲过渡一深大河。彼第一人,依一小叶浮水而渡,彼第二人而胜于前,依其板木浮水而渡,彼第三人又复胜前,乘以大船与多人众,安稳而渡得至彼岸。

彼第一人,依叶而渡者,当知即是声闻乘人,彼第二人,依其板木而得渡者,当知即是缘觉乘人,彼第三人,乘船得渡者,当知即是菩萨乘人,自所得度复度他人。

意思就是说世界上有三种修行人,他们都要渡过一条大河。第一种人也就是下士夫,靠着一片叶子,独自过河,比喻声闻乘人。 第二种人比前者稍好一点,划着一块木板,也是独自一人过河,借此来比喻 中士夫,也就是缘觉乘人。 第三种人又比第二种人更殊胜。他是乘着一艘大船跟很多人一起安安稳稳的抵达彼岸。这里形容的就是上士夫,也就是菩萨乘人,不仅自己解脱,而且也渡化别人。 所以说其实三士夫的概念,不仅在很多论点中有所提及,而且在佛经当中,就早已有了这样的说法。

■ 三士夫的分类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瑜伽师地论》

但是于此同时,我们可能也会发现,这些经论里面对三士夫各自的定义,好像不尽相同。 并不是每部经论中描述的三士夫,都跟《灯论》里面的所讲的完全一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三士夫的划分也是有一些不同方法的。比如说《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里面一共有23处提到了三士夫这个词。 尤其是讲到戒律部分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复有三世,谓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

我们先暂且不细讲这句话的含义,总之这里是从戒律的角度将士夫分成了三种。宗喀巴大师曾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指出,他认为《灯论》的三士夫就是以此为参照和根据而做出的分类和定义的。 不仅如此,三士夫的分类,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说有的是通过自他利益的角度来划分;有的是从成就果位的角度来划分;还有根据要断除的障碍不同来划分,也就是业障、烦恼障和所知障。 以这三种障碍的角度来区分三士夫,总之有一些不同的分法。那么觉沃杰在《灯论》里面,主要是以「增上生」和「决定胜」这两种目标为基准,来进行三士夫的划分和定义的。

那这里有一个小问题。之前我们说,觉沃杰已经把佛经当中所有的教授内容都涵盖在这三士夫的道里面了,那之前在《俱舍论释》里面提到的,那些设法追求自己的安乐的下士, 就完全不追求今生的安乐了吗?或者说,那些还没有完全放下今生的人们,就不算在其中了吗? 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佛经教授的内容,无论是大乘小乘,全部都建立在舍弃今生的基础上的,任何为了追求今生安乐的方法、途径,都不是佛法。 当然,在追求自己和他人解脱的过程当中,得到了一些今生愿望的满足,这都是过程中的小目标,一些小成就。 但是这些小成就,绝对不是佛法里面指引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所以这些设法追求自己的安乐的下士,广义来讲,可以包括那些追求今生或者来世安乐的人们。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的话, 专指的是那些,以来世快乐为终极目标的修行者。(Bamboo批: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将来能够有自己的一间小公寓,然后不为了钱而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个理想似乎在一心跟随大宝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Bamboo也没有去追求过这个理想,只是按大宝的话,舍弃今生地说自己想说的话。)

那么如何去分别一位修行者,是哪一种士夫呢?通过前面的这些讲解,我们可以看出,三士夫之间的根本差别,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们的发心、目标和修行方法,这三方面有所不同。 而在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这位修行人的发心,或者说是他的出发点、动机。 假如有一个人是下士夫,他想要达到的是人天的安乐,那在他还没有升起出离轮回,想要解脱的想法之前,暂时没有办法升级成为中士夫。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只想自我解脱,那在他还没有产生想要成佛的念头之前,也只能停留在中士夫。 但是假如某一天他突然醒悟了,明白只有成佛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的时候,他就升级成为上士夫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一个人的愿望、愿力、发心,决定了他是哪一种士夫,他的终极目标决定了他的层次。

■ 三士夫之间的关系

那么我们大概了解了三士夫各自的特点之后,下面就来讲一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噶当派大师坚阿瓦认为,这三种士夫是截然不同的。而波多瓦大师却说,这三者之间是有着因果关系的。 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呢?他们各自所持的立场和主张是怎么样的呢?坚阿瓦大师认为,三士夫当中,一者追求轮回快乐;二者追求自我解脱;三者追求无上佛果。 所以说三者无论从目标、道路各方面来看都是南辕北辙的。这种说法其实恰恰符合了《灯论》的一个论点,什么论点呢?讲说三士夫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大家明示:什么样的人是适合修行大乘的法器; 而什么样的人是非法器,不适合修行。所以单从这点来看,坚阿瓦大师的观点是刚好呼应了《灯论》的观点的。

那另一方面,波多尔大师认为,三士夫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这又怎么解释呢?其实大多数有关道次第的论著都认为,想要引导一位修行者,需要通过三士夫的道路,来进行有步骤的引导。 而这些说法实际上都是延续了波多瓦大师的观点,拓展开来而形成的。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坚阿瓦和波多尔大师两者之间的说法并不矛盾, 这两种见解并没有相悖之处。只是分析和讨论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他们二人的观点,作为修行者,我们是可以融合在一起进行修持的。所以拉索巴大师,也就是上堂课讲到的手指格西, 曾经这样说过:“三士夫,虽然所求各异,但所行之道却是不谋而合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三士夫各自修行的道路,是怎样不谋而合的呢?这里要谈到一个重点。 上士夫,也就是发心成佛的大乘修行者们,只需要修学上士夫的法教吗?下士夫和中士夫的道路,跟上士夫是无关的吗?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的。 这里我们要谈到,这三种士夫修行道路的次第和顺序。 下士夫虽然追求的是人天快乐,但是他们笃信因果,断恶行善,生怕堕入恶趣。所以,比方说,四共加行当中的,「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和「因果业报」,这些都是下士夫需要修学的内容。 若是能够参透其中的道理,并加以行持,就可以如愿以偿,享受人天的安乐。

再比方说,中士夫追求的是自我解脱。那么四加行当中的「轮回过患」就是中士夫的必修科目。如果没有升起出离心,是不可能得到解脱的。 虽然在这里,我们只是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但是大家不难发现,其实下士夫和中士夫,修道上的法门和知识,都是我们这些大乘修行者必须要去学习和修持的。所以说,就算目标是度化众生,成就佛果, 从表面上来看的话,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上士夫。但是若论起真实修行水平,可能我们很多人,还不如下士夫或者中士夫呢Bamboo批: 首先要降伏自己,才能改变外境,去帮别人啊)。

比方说,『四共加行』的内容,就都还没能真正的领会,或者融入自心。所以上士夫是基于发心而做出的这种分类。但我们的实际修为,很有可能是表里不一的。 所以说,对于修行者来说的话,三士夫的三条道路,并不是像三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交集、互不相干。实际上他们三者之间是一种层层递进、步步引导的关系。 换句话来说的话,就算我们抱着成佛的决心,明确认定上士夫就是我们想要走的道路,即便如此,下士夫和中士夫的修持,也都是我们修学道路上的必修功课, 都是成就佛果的铺垫和前行。所以并不是说,作为上士夫,前两种修行者的学习就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引领我们最终走向大乘的修行道路,让我们可以终得佛果的一个个切入点。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下士夫的修道,也称为下士夫共同道。跟谁共同呢?就是跟中士夫和上士夫相同。类似的中士夫的道路也被称作中士夫共同道。 跟谁共同呢?跟上士夫相同。而上士夫的道路也被称为上士夫不共道。因为它所要修持的是成佛之路,跟下士夫、中士夫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才是最究竟的解脱之路。

■ 必须要次第修学

那么了解了三士夫的知识内容,每一个阶段都是我们要去修学的道理之后呢,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得是要从下、中、上这样的顺序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往上修呢? 这个顺序不能修改吗?更改吗?”是的,这个顺序是不能改变,或者替换的。 什么原因呢?因为刚才也说了,下士夫,小心翼翼,唯恐堕入恶趣。这种对过去的厌离之心,成为了他们努力往生善道的强大的动力。 而中士夫,不仅了解恶趣的痛苦,而且还领悟到,只要还在轮回中流转,痛苦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他们要从一切痛苦之中解脱出来,于是就生起了出离心。而上士夫的思想更加的深刻,他们不仅不想自己受苦,而且更不想看到其他众生受苦,在轮回当中煎熬。所以心中升起了莫大的悲心,于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成佛的道路。 所以从心力的角度来讲的话,下、中、上 三士夫之间,是一步步提高、提升的状态。 无论是悟性、心量还是智慧,都是在逐步扩大和拓宽的。 而且从修行步骤的角度来讲的话,只有生起了对恶趣的恐惧,也就是对痛苦的厌离心,继而才能生起出离心。 而只有生起了想让自己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的出离心,才能生起让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的菩提心。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这三士夫修行道路的顺序都是有它的意义的。

点击图片切换大图/小图
《大般涅盘经》

《大般涅盘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善男子,譬如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于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声闻缘觉亦复如是,齐知自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 意思就是说,下士夫只懂得下士夫的法门,完全不了解中、上士夫讲的是什么;而中士夫呢,也只懂得中士夫的法门,并不了解上士夫所修持的内容;而只有上士夫,才是能够完全通达三种士夫所有法教的修行者。 就好比声闻、缘觉,他们只知道自己的修学范围内的法教内容。但是佛陀完全不同,佛陀不仅通达大乘,也就是可以成佛的教法,同时也完全领悟、掌握其他士夫的一切法教。所以,佛陀称为「无碍智」。

那么既然三种士夫的内容我们都要学习,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重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什么重点呢? 既然下士夫和中士夫的法教我们都要去学习和行持,那他们的目标和发心,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 也就是说,下士夫追求的人天果位,以及中士夫追求的自我解脱,我们也应该去学习和借鉴吗? 我们要知道,无论是人天安乐,还是自我解脱,作为上士夫的修行人,这些目标也并不需要去刻意的回避或者排斥。他们也都同样可以成为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但是重点在于,我们要始终记得它们只是小目标,而绝对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证得佛果。这些小目标就好比路途中可以打卡、拍照留念的里程碑而已。 换句话来说的话,成佛的大愿并不会妨碍我们得到人天安乐,或者自我解脱。只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千万别把大目标搞错了,千万别跑偏就可以了。

我们来打个比方,可能会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三士夫的修持,就好比我们的求学生涯。下士夫就像小学,中士夫就像中学,而上士夫就像是大学。 如果我们想要学习大学课程,那中小学里面所教授的内容,就是必修的基础。而且不仅要学习,还得学得扎实、稳固才行。这样上了大学才有可能听得懂课程,跟得上进度,最后顺利毕业。 所以,中小学教授的知识就像是下士夫和中士夫的修学内容。想要达到上士夫的水准和境界,前两者的功课、修持是绝对不能跳过不上的。而且不仅要学,还得脚踏实地的学好。 那三士夫的目标呢,就好比学生生涯中,不同阶段的毕业证书。虽然小学或者中学毕业,也算是一种阶段性的胜利和成就。 但绝不是我们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大学学位。所以绝对不能止步于中小学的学习。 也就是说,在下士夫和中士夫的修学内容已经完全掌握和领悟之后,无论大乘修持的道路有多么漫长,最终都要铭记于心,我们学佛的最终目标就是遍知的佛果。

所以通过这个例子,希望大家能够对三士夫的修行道路和次第关系,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总而言之,三士夫的修道就是这样层层递进,一步一个台阶的往上走。只有扎实的走好每一步 ,才能有证得佛果的机会。那这个时候有些人可能会问,既然三士夫的修学内容都是我们必须要去学习,那为什么还要分出三士夫,三条修行之路呢? 直接讲说一条从头到尾的法门不就可以了吗?

■ 把士夫分成三种的原因

把士夫分成三种来分析,把修道分为三个次第来引导,这是有帮助、有益处,而且有深意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两个: 首先考虑到在茫茫的人海当中,总是有一些人不自量力,自以为是的把自己归类为上士夫。但若是真论起发心或者修为,其实他并没有达到上士夫的标准,甚至可能连下士夫、中士夫的程度都 还不够。所以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傲慢,于是把修行者分为三种,目的是为了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阐明各自的境界和修行内容,从而帮助这些人看清自己的实力,能有一些自知之明。 这并没有讽刺的意思。因为只有知道自己的真实实力,放下了傲慢,一个人才有机会去学习和成长的,才能有进步的空间( Bamboo批:刚开始几年去印度见大宝的时候,只要尾巴稍稍一翘起来,都会被大宝立马拍扁。每次见他,他都会让Bamboo觉得自己又蠢又迟钝。直到现在,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时候, 他倒是偶尔会表扬一下Bamboo了。)。

第二个原因呢,是考虑到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或者说是能力、潜力、特长,都不一样。如果是上根器者或者是天才型的修行人的话,虽说完全可以直接去学习大乘教法, 但就算是从下士夫的内容入手,一步一步这样学上去,对他们来讲的话,也并没有坏处。 因为其实他们也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就能学会所有这些前行的内容,而且还能打下好的基础。毕竟是天才嘛,所以对他们而言的话,这些修学对走上上士夫之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一方面,要是遇到钝根器修行者的话,直接让他去学高深的、上乘的法门,不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难抓到要领,无法达到上乘的修为,同时又直接错过了基础的修行,到头来只能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西瓜没捡着,芝麻也丢了。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根器的修行者,从零学起,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但实际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什么样的根器,就像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样是一样的。 它像是一种无形的潜能,必须得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检测和度量。因此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不同道上的法门,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所以从最基础的修学之道入手,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我们今天讲到了有关士夫的概念、分类,以及不同修学之道之间的关系和修行次第。不管怎么说,如果是一位想要证得佛果的上士夫的话,不要忘记,同样都要去学习下士夫和中士夫 修道上的知识和法门。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无论我们修的是什么法,始终都要怀着一颗自利利他的大乘菩提心去修持才可以。

说到这儿,最后我们来讲一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发心和动机是多么重要。从前在藏地,有个想要修行的人,来请教一位颇有修为的一个上师。他问道,“请问《大日经》是属于大乘的法门呢,还是小乘的法门?” 这位大师回答道:“如果是一位大乘修行者来修持的话,它就是大乘的法;如果是小乘修行者来修的话,就是小乘法。但要是让我们两个来修的话,那它就既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的法了。”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多么深奥的法门,如果我们的心态、动机、目标,不正确的话,不管学什么都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和提醒自己的发心,无论是学习、修持、行善还是做任何事情的时候, 动机都是最重要,也是最值得我们去一再的揣摩,而且随时随地的去反省和观察的。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重点。

那今天我们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Bamboo:2013年初,放寒假的时候,带了一大堆花高价买的礼物去印度见大宝,去杭州西泠印社买的印章什么的。打着小算盘想,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印章,大宝每给别人盖一个,自己就跟着收获一份功德。他肯定 整天要给这个题词,那个作画的,这样Bamboo就可以坐享源源不断的功德而来了。美滋滋地打开一个个精美的盒子,展示给大宝看的时候,他竟然瞧都不瞧一眼,却突然拿起里面的一块什么包装都没有,最普通的黑皮小垫子,喜笑 颜开地问Bamboo这是什么。Bamboo愣了,因为买这块垫子的时候,上面写的是牛皮做的,当时心想:送给大宝的话,可以让这头牛被超度。因为这样才买下来。却没想到,唯独这个只为了“利他”而花钱 买下的小物件却博得了大宝的欢喜满颜,望着他看垫子时如佛般垂眼含笑,眼纹直到耳际的无比美丽的莲花眼,Bamboo顿时明了了动机的重要。

后来,见到大宝发表的画作,上面是他自己刻的章,明白他的意思是:我自己会刻,干嘛要分点功德给你呢?当然,后来更发现,他会送东西和拍马屁的对象其实都是些不知该怎么说的人。

Youtube 视频

上一篇:一心讲堂【菩提道灯论】11